基于风险等级(红、橙、黄、蓝四色)动态生成可视化区域地图,直观展示企业/区域风险分布。支持区域划分、风险等级标注、实时更新,辅助管理者快速定位高风险区域并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。
系统提供管理工具,以建筑图、二维地图、航拍图等平面图为基础,快速绘制企业风险四色图。
风险点是风险伴随的设施、部位、场所和区域,以及在设施、部位、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,或以上两者的组合。
通过风控卫士建立风险点管理数据库,实现风险点全生命周期管理,包括风险点登记、分类、风险等级、责任分配、管控措施制定与跟踪等等。
辨识风险点有哪些危险物质和能量;危险物质和能量可能会引发哪些事故;辨识风险点管控措施是否完好、是否存在隐患。
在风控卫士中采用安全检查表法(SCL):用来辨识物的状态、环境及管理的因素,适用于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;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(JHA/LEC):用来辨识人的不安全行为,适用于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;
风险评价覆盖全部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,作业活动采用危害分析法(JHA)进行辨识,设备实施采用安全检查表法(SCL)进行辨识,并对风险分析单位进行风险等级评估,可选择风险矩阵风险法(LS)或作业条件危险行分析法(LEC),最后生成风险点管控清单,进行风险分级管控。
为便于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,设置隐患随手拍功能,员工通过App随时、随地记录人的不安全行为、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等。随手拍录入可通过语音转文字、手写输入、键盘输入等方式实现,并支持图片上传功能。
随手拍隐患上传后,管理人员可判断该隐患是否成立,如确认隐患无效,可将该条隐患驳回,并填写驳回理由。确认通过的隐患自动转入隐患治理模块.
依据风险要素的管控措施,将需要检查的内容定义为检查标准,支持标准维护、版本更新与智能匹配。提供检查项清单生成功能,保障隐患排查的规范性与一致性。
检查项包括:判断项、选择项、数字项、文本项、拍照项5种常见类型。
提供了扫码验证、NFC验证、蓝牙验证、人脸识别、地理定位5种防伪技术手段。
支持日/周/月/季度/年度及自定义排班计划,可灵活配置:常规巡检(日常/周期性)、专项检查(季节性/节假日/复产复工)、特殊任务(专家诊断/事故类比分析)
系统自动生成包含人员、时间、点位、内容的四要素工单,实现: 智能分配执行人员、 实时消息提醒推送、完成率自动统计、 关联标准检查库确保操作规范
从计划制定、任务下发、执行反馈到质量评估形成完整管理闭环,支持多维度数据分析与计划优化。
执行标准化检查流程,支持现场记录(文字、图片、视频)、隐患等级判定与自动归类。生成电子检查单,实现隐患发现、记录、上报的全流程数字化。
排查人员使用智能手机扫描标识牌上二维码,然后按照屏幕上的要求进行现场检查,拍照、录像、填写记录。什么时间?什么地点?巡检什么?发现问题怎么处理?在软件中都有详细定义和明确提示。
在物联网 (IoT) 时代,小到阀门大到汽车,世间万物均会通过传感器与系统相连。
风控卫士提供设备连接上云功能、利用传感、网络,采集、传输等技术自动读取和存储设备运行数据,发生异常自动告警提醒。
智能世界正在加速而来,机器视觉为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,智能化成为现代企业的普遍需求,在传统视频监控的基础上,加入人工智能算法,已成为企业提高自动化水平,降低人工成本的有效手段。
风控卫士为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提供统一的协同工作平台,实现对重大危险源企业、安全隐患信息的登记、审查、评估、分类、统计、分析和处理。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隐患全流程闭环管理。
该模块包含三大核心功能:一是智能识别,支持AI图像识别、物联网监测和标准化分类;二是闭环处置,涵盖发现、整改、验收等五步流程,自动生成电子台账;三是分析决策,提供多维数据看板和预警功能。系统采用移动端+PC端双平台设计,可实现隐患整改率提升40%以上,平均处理周期缩短60%,帮助企业建立可追溯的安全责任体系。
记录事故详情(时间、地点、类型、损失),责任追溯与整改措施跟踪。建立事故案例库,为风险预警提供历史数据支持。
可视化数据大屏,动态展示风险地图、风险点分布、隐患治理进度、巡检完成率、风险指数、安全运行天数等企业级管理指标。
多纬度查询及统计报表,供管理者决策参考。
1、检查项目执行情况统计分析
2、检查标准执行情况统计分析
3、巡检日报统计分析
4、巡检月报统计分析
5、巡检计划统计分析
6、巡检任务统计分析
7、人员巡检情况统计分析
8、部门巡检情况统计分析
9、企业巡检情况统计分析
10、隐患整改情况统计分析
11、隐患日报统计分析
12、隐患月报统计分析
13、事故责任统计分析
14、事故类型统计分析
15、事故企业统计分析
16、风险指数统计分析
1、用户管理
2、机构管理
3、角色管理
4、职务管理
5、公告通知
6、打印模板
7、流程设置
8、文件管理
9、系统配置
1、访问日志
2、操作日志
3、错误日志